12月的陽新縣白沙鎮吳東城村,老百姓已開始冬閑。派駐在這里的集團駐村工作隊的隊員們并沒有停下來,他們挨家挨戶走訪當地村民,共商美麗鄉村共同締造、疫情防控及來年產業振興的事宜。
鞏固脫貧攻堅,助力鄉村振興,踐行共同締造,這樣的場景幾乎時刻都在吳東城村上演。吳東城村原屬于國家級重點貧困村,2015年到2022年,中廣核已定點幫扶吳東城村8年。
8年來,中廣核緊緊抓住產業幫扶“牛鼻子”,因地制宜,積極探索產業扶貧新路徑,以特色鮮明的幫扶模式,助力吳東城村從村集體收入一年僅幾千元的“空殼村”,躍升為村集體年收入可達25萬元的“實業村”,并向“美麗村”穩步邁進。
特色產業提供硬支撐
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,要發展鄉村特色產業,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。
11月以來,吳東城村苧麻種植基地進入最后一季苧麻收割和銷售季節。走進苧麻基地,3米多高的苧麻長勢喜人。趁著晴好天氣,村民們正忙著收割苧麻,輸入到打麻機打出細細的麻條。
吳東城村是典型的丘陵地,坡緩地平,不管是土壤水質,還是氣候環境,都非常適合苧麻生長,歷史上還因種植苧麻出過全國勞模。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,目前吳東城村已種植苧麻近500畝,成為陽新縣種植苧麻面積最大的村,每年可產生60多萬元經濟收入。白沙鎮正謀劃進一步擴大規模,打造“中國苧麻之鄉”,創出獨有的苧麻品牌。
這僅僅是吳東城村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。中廣核湖北核電有限公司董事長、總經理周梓良介紹,公司利用央企優勢,因地制宜,還發展了稻田養蝦、中藥材、光伏發電等產業,興辦了扶貧車間鞋廠?!安粌H帶動150余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,務工年總收入超過240萬元,每年還為村集體帶來了近25萬元的收益?!?
今年下半年,投資150萬元的稻田養蝦項目在吳東城村正式上馬。駐村工作隊通過大量調研發現,吳東城村有兩個水庫以及良好的水利設施,正適合稻田養蝦項目。經過多方調研和努力,浮屠鎮張畈村養蝦大戶被引入到村里,為吳東城村探索穩糧增收、糧漁雙贏新路子打下了基礎。周梓良表示,新項目盤活了村里閑置土地580余畝,帶動村民30多人穩定就業。
在各地搶抓“新基建”的浪潮中,吳東城村也走在了科技賦能農村能源轉型的前列。中廣核利用其自身項目優勢,在吳東城村建設了裝機160千瓦的光伏基地,與500畝苧麻基地、300畝中藥材基地、150畝吊瓜種植基地等,在山地丘陵中錯落分布,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。
依靠產業扶貧,使扶貧變“輸血”為“造血”,脫貧道路越走越寬闊,吳東城村已完成“空心村”向“實業村”的蛻變。
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
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,要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,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。
蜿蜒的木棧道、平坦整潔的林間村道、花木點綴的整齊村舍……如今的吳東城村,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正煥發勃勃生機。
吳東城村鞏固脫貧攻堅成果,為發展鄉村旅游、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?!暗缆芳訉捔?,房子‘穿衣戴帽’,不僅外觀更漂亮了,基礎性的附屬設施也進一步完善了?!敝荑髁冀榻B,在吳東城村進行美化鄉村建設過程中,公司直接投入資金70余萬元,協調支持資金800萬元,進行高標準農田、路橋改造建設,讓鄉村道路煥然一新。
鄉村振興既要塑形,也要鑄魂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,加快建設農業強國,扎實推動鄉村產業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態、組織振興。其中,鄉村文化振興,既是文明傳承的必然選擇,又是鄉村發展的題中之義。
在吳東城村,村道旁嶄新的紅色宣傳欄上醒目地寫著村規民約。這些村規民約口訣將鄉風文明、移風易俗等內容融入其中,讀起來朗朗上口,成為培育文明新風、推動鄉村治理的新載體。吳東城村還組織開展了“最美媳婦”“最美婆婆”等典型評選表彰活動,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。
【延伸閱讀】
根據湖北省委、省政府安排,集團公司自2021年7月起承接湖北省鄉村振興幫扶工作,定點幫扶陽新縣白沙鎮吳東城村。根據組織機構調整情況,集團在湖北省鄉村振興幫扶工作由工程公司整體承接,駐村工作隊由湖北/咸寧公司委派。